疫情當前就是一面照妖鏡,映射出不法分子的醜惡嘴臉。“假口罩騙局”還未平息,“口罩信息詐騙”又出現了:
網站宣稱"填寫個人信息送口罩"
2月8日,一個網站鏈接地址突然在淮安市漣水縣當地的微信朋友圈中火了起來。該網站宣稱可以向市民免費贈送口罩,但前提是預約口罩的市民,必須要在網站上填寫個人詳細信息,包括姓名、電話、家庭住址、身份證號等。
經調查,這條發佈在網上的“漣水縣防護口罩預約服務”信息,並不是漣水縣有關部門發佈的。警方隨即對該線索展開調查,並很快找到了製作虛假網站的嫌疑人薛某某。
2月8日,嫌疑人薛某某被淮安警方抓獲。調查發現,從2月7日上傳盜取個人信息的鏈接到8日被抓,僅一天時間,薛某某就通過該虛假網站非法獲取公民姓名、電話號碼、身份證號碼以及家庭住址等個人信息4700餘條。
此外,他在發佈此鏈接時,本人身邊並沒有口罩。目前,嫌疑人薛某某因涉嫌侵犯公民個人信息罪,已被警方採取刑事強制措施。案件正在進一步偵辦中。
疫情期間這些詐騙“打頭陣”:
1.防疫物資詐騙:
2.冒充班主任詐騙:
3.虛假“獻愛心”詐騙:
4.車票機票退改簽詐騙:
閲讀拓展:還有這些需要警惕:
點擊標題鏈接,回顧之前“蘇小朗”為大家梳理的內容:疫情期間,要警惕這些電信網絡詐騙新套路
如何防範涉疫情電信網絡詐騙,蘇小朗在此再做提醒:
1、做到“四個一律”:
☑ 收到信息一律官方驗證!
☑ 退改一律使用正規途徑!
☑ 索要"密碼、驗證碼"一律拒絕!
☑ 推銷特效神藥一律不信!
2、遵守“四不原則”:
☑ 不輕信
☑ 不透露
☑ 不匯款
☑ 不轉賬
3、凡是遇到以下情況,電話一律掛掉:
☑ 談到銀行卡 談到中獎、回扣
☑ 電話轉公檢法 短信點擊鏈接
☑ 陌生人發鏈接 提到安全賬户
☑ 家屬出事匯款 提到家中地址